新天地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91|回复: 41

中印战集中营冤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18: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2-2-13 22:09 编辑

作者:黄英生

天地間的纠纷,都有潜在的導火线。清朝末年国运下滑,那时正值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殖民多国;以印度为基地,非法扩张蚕食邻国疆土,侵占中国西南与印度接壤大片领土。同时英帝国单方面,非法宣布所谓麦克马洪线,把占去领土纳入他们的版图。

印度人民在十九世纪初觉醒,经过多年的独立运动,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梦想成真,摆脱英国统治,於一九四七年独立。而後二年,其邻国中国也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是二大文明古国,随着中国外长周恩来访问印度,和印度元首访北京,两国建立良好关系。亲热口号“中印友谊永固”、“中印人民亲如兄弟”喊得如火如荼。

一九六二年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冲淡了印度民间对中国的热情,此皆是麦克马洪线留下的祸害。印方力争是英国留给他们的版图,他们只是照单全收。而战争无辜者,是二千六百多位善良华人。大部份是土生土长,一向生活居住在印度已有好几代的华人,老幼妇儒从印度八个省份,被收押送进集中营。边界战火进行的第二天,在加尔各答城的印度日报,头版刊称中共侵略印度。当时有华人黄锡康君,到报社指出,中共侵略字眼应可用冲突两字更佳。印度特务耳目众多,加上华人败类作恶,第二天黄君被捕,送进佳里买神庙附近牢房。坐牢二年多後,转移到KAMLAHARDY牢房监押,苦度五年多的光阴。只因心存正气,民族立场招致耗去五年宝贵青春,见证其豪气。

加城华人也有好多位被捕,送进牢房。其中有英文程度较高,又肯帮忙华侨义务办事者,如侯进秀、廖训尧。而塔坝区皮业界精英,被拘押进牢共计有二十五人。(黄奕生、陈奕如、陈奕福、廖训尧、吴启训、刘国光、侯进秀、黄松庆、刘旺元、叶应与、叶坤生、熊腾祥、熊奋南、王天福、黄锡康、廖均生、锺桂欢、陈霖初、丘恩贤、熊柳祥、叶添发、锺慎思、张敬、侯兴福、侯庚华)初期把他们送入ALEPUR牢房,亲友、家人向当局申请探监,允许一星期一次,可以带些食物、药品、衣服和其它日用品。

他们过着囚犯生活,不知何日能释放回家,与家人团圆。只由亲人口中,知道自已在外面的生意情况,幕後指挥。当时一般华人社会活动,大小事务如喜丧事件,重要新闻事故及其它焦点问题,登印在印度日报或印度商报广泛传达到各地华人社会。以便联络各地华人社会活动,而且供给各地华人日常的精神食粮。

印度日报是华人社会具有历史性日报,是用活字板机器印刷。印度商报是後来创立的,用人工手抄,然後复印而成。在战争冲突其间,在印度各地华人,尤其是加城侨胞,大部份作好心理上准备,随时被拘捕可能。百元现钞想尽办法缝入衣服内,或放在箱中的秘隐处,枕头里。塔坝区华人接到通知,不得离开大家居住的地方,随时有用火车送他们进集中营可能。幸好战争停止,使众多华人免去流离失所,家庭破坏的灾祸。

在欠安全感环境中,照旧谋生。而全世界所遣忘的二千六百多华人,是怎样被押进入印度西部沙漠集中营?此事,先从亚三省西浪城说起。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午间,谢其瑞、谢其祥贤昆仲在西浪城DONBOSCO英文学校宿居,遭警察带往拘留所。当时该山区传言纷纷,多谈战事。时先父黄丹连同妻小一家七口,住在鞋店楼上。十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时左右,全家听到店外大批人声嘈杂。警察敲门,告知前来拘捕我们一家。先父母当时准备好一些衣服、日用品、钱财等随身。带了一半的钱,其它的一半藏在店里隐秘的地方,然後叫醒熟睡的五位儿女,全家一片慌乱。当差的警察对先父说:“你们只须要带一些衣服,钱也不要带太多,吃、住有政府照顾,而且短期内就可以回家。”

我们一家,并有好多华人客家家庭,妻儿子女押进牢房,男女分住牢房,造成家庭破碎状态。而在西浪城,山东或广东人士,则大部分单身入牢,因为他们与当地卡西族人通婚,留下妻儿看管他们的餐厅,及其它生意和房地产等。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1-11-22 23:47 编辑

在牢房生活苦处多,尤其是成群蚊子吸人血大餐,令人思之至今犹有余悸。最令人感到堆受的是蹲厕所,五尺高进入须弯腰,蹲下后站起来须起用马步穿裤子。

在牢内有人指责有某华人专门替印政府办事,指出所有华人人数和居住地方。到最后要被拘捕人士接近尾声,负责警官问他尚有多少人遗漏?他回答:“没有了。”警官要他详细想一遍,他言绝对无人漏网,他也照样被警察押上车。他跟警官驳辩何故也拘他?警官回答说:“已然你可出卖同胞,难道你不会出卖印政府?”

在全亚三省各地被拘捕华人,前后用火车运送到GAUHATI火车总站集中。此地是印度东北部较大火车交通中心,火车运输可通各地。陆续由全亚三省各地抵达华人,被安顿在比较边辟,远离火车站,无灯光照明的地方。正值午夜星月无光,伸手难辨五指时,有看守军士来往维持秩序。手上拿着古老的洋油灯照明,幌耒幌去。然而护灯火玻璃被油姻熏漆黑,发出的光度有限,没有多大作用,此灯本早应进入博物馆为宜。

高哈地是温热地带,最高热度可达到三十四高,是蚊虫繁殖的温床。加上如此庞大的人群,须要解决大小便间题。车中无灯光,女士们上厕所要三五同伴才有胆去。男士们则往往通知军警一声,三五成群到远离人群荒野就地解决。紧跟上耒蚊子,闻臭气味成群出动而来,嗡嗡之声令人心寒。见肉就咬,任你左右手出动乱赶都无济于事。处处都是痕伤痒痛堆熬,使人毕生难忘。你把双手掌一合,就有一二蚊血溅满双手。

而今大家聚在一块,各人蒙受着同样的命运支配着,忧心重重,彷徨终日。彼此闲谈时光无情,带给人们生离死别之苦,前路茫茫,下一步命运如何?任由环境支配?还是能否找些其它办法?或返回祖园怀抱。无怨无悔,其间身心磨练,克服面临种种困难难关,形同脱胎换骨。大无畏精神让笔者致他们祟高的敬意。

载送难胞们去集中营的火车,徐徐进入月台,各单位负责军警把各难胞们安置妥车内,再核查好人数等。军警长官确定一切事务己办妥,下令起程!月台上,前中后士兵吹着起程的口哨,手提洋油灯,挥动青色三角小旗。具有历史使命列车,慢慢驰离亚三省,到达了西孟省北部的四里姑里火车站。该地也是重要通往印度各地中心火车站,大批从西孟省北部平原和山区各城镇被拘捕来华人同胞集中在该火车。我们将一起搭乘列车,前往敌园侨民集中营。

西孟省北部被捕华人和眷属们,来自北部地区包括四里姑里、大吉岭、隔山、加伦堡、新陶化古里等地。而更奇怪的是,印度中部JABALPUR城,也有一位土生湖北青年被捕。他是该地区唯一被拘士生的华人,牙医为业。毕业于印度牙科专校,一口流利印语。而北西孟被拘捕华人中,有旅业界的郑安然一家,及其它各行业华人。包括餐厅、鞋业、美容院、洗衣店、茶园工作人员、承包商、木工匠等行业,共计二千四百余人。其中有全家的、单身的、青年、美女以及老弱妇孺。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0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1-11-22 23:45 编辑

那时想,假如那一天重获自由,大家集体向世界领取耐力纪录证明书。当时笔者年方十七,坐火车途中,除有时到站小停十分钟,或军士做饭时,要停留稍为长一点时间,或出车外月台中取饮用水外,其余的时间一直坐在火车上。久坐后屁股麻痛,感觉如百针穿肉,不时听到年长者呻吟,腰酸屁股痛。

看官你会奇怪,为何要花上七天七夜火车旅程?此列车是专车,在旅途中要让一切平​​​​常旅客列车、军用列车、运货列车先行通过,我们的列车才能通行。行行停停,而且每天三顿饭要停下来做,每顿须二小时左右。押送我们军人中的炊事员为大家做饭,做饭的地方一搬设在较为人疏边僻的月台上。钣做好后,炊事员用锅盖敲打如钟声。军警通知每列车中华人,派出代表排队来颌取他们大伙的钣食,每列车中约容纳同胞二十至三十左右。

由六位军警守卫手握来福枪,其中一位是队长,身备较先进步枪指挥事项,警员们换斑时间表由他来确定。平日整天在商场激烈竞争,钞票中打滚的生意人,而今无奈呆坐在列车上,情绪沉浮。一早从窗向外望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升起瞬息万变。任你是帝皇或富甲一方,抑或收入底微员工阶级大众,共同享受上苍赐给人间最美好的礼物:七彩艳阳。车中大小各人轻抒双眼,或想睡多一刻,或到洗手间去放轻方便一下,但也费事。左右各有一洗手间,分前后事大排长龙,敲门之声不绝于耳。每天各车厢内大家话匣子打开,话题纷纷不是叹家财渺茫,就是这场战争祸害不小。橡棋,纸牌,排九有派用场。在各列车中,有不同消遣活动。而车上看管我们的士兵往来行走,开始时大家都有不大自然感觉。心中想我们大部分是生意人,老弱妇孺手无寸铁,何须用战场上玩意枪械来管理?稍后才得一个结论。

有一天火车停在月台做饭,先用石砖砌炉,下放木柴生火。车中存有足够米和柴,每到下一站即补充饮用水、一些肉食和新鲜蔬菜,足够给军士和同胞饮用。当火车到达名叫NAGARGA的小车站,正值中午,军士们在吃饭,外面来了一批村民。同胞从窗口往外看,他们前来抗议。示威人高举鈇铲、锄头、镰刀、木棍,是印度最常见民运活动软兵器。他们踏着皮拖鞋左右摇晃,大声喝叫:“中国人滚出!打倒中国人!印人万岁!”口号。军警向他们说:“这些华人是居住印度的中国人,我们奉政府命令保护他们。”要他们立即撤离,否则奉行军令开枪。军警言行举动,迫他们带领不得不下令大众撤退。来时气势凶凶,喊声震天;不久喊声渐渐远去,人数大约二百人在左右。

在我们车厢内,有一批西浪城的山东人士。有位叫徐有明的,他在集中营一切行动过程中,有一段较为人知的事迹。人给他的绰号:蒋介石。按他的高度、体形、头发,此号当之无愧。其中另三位山东人士为张云凤、姜言秀、韩生合共四人。当军方炊事员忙着做饭,​​做伙食的车厢门敞开,徐君胆大乘看管士兵不大注意时,大行施展其高功妙手,携出好多罐头牛油分给在车厢里的同胞们。他的胆色、快捷的手法令人叹服。万一失手,后果不堪设想,单是军士手中警棍就够受用。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0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1-11-24 23:53 编辑

第八天晚上,火车终于到了终点站,是印度的大后方拉查史坦省,远离中印边境。各单位的军方负责人,把他们所押护同胞们交妥给当地军方,用军用卡车载送同胞们,驰往地名叫DEOLI的集中营。据传二次世界大战时,此地是盟军拘留战犯的地方。荒芜了二十多年后,今天又派上用场。可惜今天拘留的,是即非战犯也非俘虏,更无触犯任何法律或危害国家利益的善良百姓。

战争爆发后,印当局紧急修整该营地,周围高高筑起新的鈇丝网,分成A、B、C、D、E WING,五个分营。集中营结构形同美国战争名片[THE GREAT ESCAPE & BRIDGE OF THE RIVER KWAI]里的场景一般,一切施设、灯光等,都与电影里面相仿。各瞭望台有武装士兵守望。晚上用强力探光灯光往返照射着鈇丝网周围左右,以防有人趁夜越网逃走。载满同胞军用卡车陆续抵达后,集中营门口临时摆了瓣公桌,核查人口,登记造册。
Capture0.jpg
集中营里,衣服、用品可带入。现钞、手表、手饰由当局代为保管。各家庭物品,用厚纸袋封好,加上官方红漆封印,注上各家或个人姓名,以及集中营当局给每位同胞的固定号码,并给大家收据。随后大家按次秩步行进入营区,安置好各家。在临时性帐棚内,大家将随身细软放下。内有睡床,摆在泥土地上,好坏也可说,可以松了口气。半个多月来的非常不平凡的经历,最少可以安静一下,虽然谁也不知未来的明天是怎么样?

床下泥土地处处有小洞,谁也不知是何故?睡半夜时,帐棚里忽传尖声叫喊:”蛇,蛇”,原来那些小洞是蛇窝。这使得大家心里发毛,晚上起来出帐大小解时,总是提心吊胆。有时,间中不远,经常传来尖哀而响亮的叫声。当时大家奇怪是何声音?过了一段日子,才知是孔雀叫声。孔雀一搬在草上找吃的,当它们飞回树上,使树枝摇晃不定,也带给人们对此类乌的认识。刚进入集中营,秩序方面有点乱。

两个星期后,当局把大家安置在长方形的房里,是军士往日用的营房。每排营房由六间大房和四小房组成,大房间分三四家庭共住。按家庭人口多少为定,小房间给一家庭住。室内大约十二尺高,为适应沙漠气候。房内空无一物,也没有卫生间。只有离地七尺高的放行李用的铁架,用二寸宽,3/16寸厚鈇条组合成,四尺长,二尺宽。房子两边的走廊,则给单身汉们栖身。他们的行李放在床底下或床侧,起居毫无隐蔽。走廊离地二尺高,于适应沙漠风沙石。每个间前台阶都筑有踏脚石,以减少二尺台皆距离,上下方便。洗衣服的地方有远有近,都是用水泥筑的六尺高六尺宽大的。水库左右装有水龙头,下面有泄水用而筑四尺宽三尺高圆形水泥屯。旁边筑有六尺宽八尺长的平台,用来洗衣服及洗手等用。洗衣人有时不胜其烦,要先让洗手人用。每个分营大约四个此设备,食用水另有施设。多处装有水龙头,位于近沙漠集中营,水源充足可说是不幸中的大幸。

厕所每组合单位有五个,供男女老少大解小解。有些时供不应求,为了救急,男士们尤其是年青人,小解多在厕所后面解决。厕所是用波浪形铁皮建造,此种铁皮通常盖屋顶用。遇下大雨,打在屋项奏出动听的乐章。沙漠久旱,一年难得几次雨水。温度三十度算是较为凉快,否则四十至四十八度常有的事。午间十二点至四点,很少人去大解,因厕内温度大高,难于持久。厕内一个水龙头及一个小木桶,用来大解后清洁用。无卫生纸供应,初来时用报纸,后来报纸用完,则用水来清洁,这是印度人通用的习惯,也是人类最原始方便本能。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原创首发?你应该给写个序,说一下背景和缘由,我想老先生应该更希望如此。

越读越顺畅,文笔开始滋润啦。就连中印之战,我们也几乎没有具体印象,而印度那边的华人同胞却因此经历了这么大地磨难,很震惊。不过还没见他们在集中营被虐待,而好像这个年代正是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民在挨饿呢。

等待新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1-11-23 17:50 编辑

伙食方面,初时由当地承包商,向政府投标。所得私人机构,负责一日三餐伙食等。早餐是茶和乳类,小孩有乳额分配。虽然五个分营加起来人数不少,二千多人煮得可称过得去。但是米饭经常半生不熟,令人食欲大减。各分营都设有管理同胞们事务的办公室,大家商量后,大伙儿签名选派出几位华人代表,向当局呈文要求,将伙食分给营内难友们自已负责烧饭。当时E WING[分营]的人选出亚三省DIGBOY镇餐业东主谢宜康君负责领回食品如米、食油、蔬菜、肉类、鱼、鸡和蛋等.小孩子们的牛乳额则由郭根昌君领取。其人甚有风趣,有时天天唱小曲和客家山歌,满面胡须。不认识他的人,以为他是中国回教徒。他分牛乳给大家,工作完毕后经常引吭高歌,显尽其人生欢乐的一面。

厨房事务由西浪城经餐业黄绍福君管理,将领回来一切粮食接收整理,然后用大锅煮。安排年轻力壮人士,轮流按时在厨房工作煮饭菜,饭菜煮好后敲​​打锅盖通知各家庭来领取饭肴。笔者与舍弟黄豪生也按规定的工作时间表轮值工作,家庭中无男丁或年老者则免役。

大锅饭的好处是家中小锅有时无法煮出的口味,如早餐的煎ATTA饼和用黄羌粉腌制的煎鱼,其香可口非你亲尝难于形容其中美味。烧饭的木柴粗如脚干,当局发有大铁槌和四寸长凿子裂柴,一边如厚刀一边承受铁槌打,裂柴用的平台,久用后周围的铁圈裂成锯齿一般。厨房的设备简单.用水泥筑成三尺宽阔平台,台上处理肉类蔬菜等。大家工作完毕后用水洗干净,保持卫生。

特别吃鱼那天,苍蝇闻腥大批入侵,甚为麻烦。大家处理鱼时,又要挥手赶苍蝇又须注意其它深绿色热带昆虫等。初进营时,营当局分配四五寸长、一寸宽小形厨用刀,操作非常辛苦。难胞中人才辈出,有专门特技如铁匠们,把房内铁架上取出铁板条,放进烧饭火炉烧红,打练无数适用厨刀,方便工作人员用使,大家无限敬仰感谢。打造厨刀时,大家围绕着火炉,一面防患巡警前来打扰。开始时只打造一二把,后来看当局不干涉,就多生产,够给大家用。当局供应的一寸薄木板,切肉不合用。由马金市经营木材商的齐元圣君出主意,到外面食品日用品店定购圆形大树干,锯下三寸左右厚木砧板分给大家,可说给各家庭厨房双宝。而今齐君在西浪市经营旅馆业和餐馆业。

再谈整个集中营分成五个单位[wing]abcde,每个wing都用铁丝网分隔开。军士早上打开通往各分营大门,大家可以来往。晚上关各大门,大家行动不方便。人们在瞭望台军警看不到暗处地点,设法在铁丝网打开小洞,供人来往,尤其是年青或喜爱赌局的人。开始时发现铁网给人破坏,当局派军士马上修复。后来也懒得管,因为大家都是有家庭的良民,无逃越监狱之虞,也无防碍治安秩序等问题。天黑后一部分人,由其是年青人来往各营。

营房附近当局日夜赶筑新营,准备容纳更多无辜同胞为代罪羔羊。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13: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印度人抓捕6000多华侨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报道,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期间,6000多名华侨成为印度政府的阶下囚,被关在德里以西的沙漠监狱。还有更多华人在居住地被软禁,失去自由。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站出来讲述这段历史,希望得到印度政府的道歉。


报道讲述了印度华人谢明通的故事。1962年,18岁的谢明通和父母、弟弟、妹妹住在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葛伦堡。当年10月21日午夜,印度警察带走了他全家人。随后,他们和1000多名华人被转送到沙漠监狱,从此开始了囚徒生涯。在被关了22个月后,谢家人获得了自由,但印度当局禁止他们回大吉岭,因为那里离中国太近。他们只好前往孟买。谢明通称,40多年来,他一直盼着印度政府为抓捕及剥夺华人道歉赔偿,但政府闭口不提此事,媒体也全部噤声,鲜有印度人知道。据他估计,当时被捕的华侨总数达六七千,但具体人数至今仍是印度的国家机密。


在印度,华人主要集中在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据印度非官方估计,在加尔各答的华人数量曾经从5000人发展到20万人,加尔各答也是印度唯一有唐人街的城市。1962年发生中印边界冲突时,受印度国大党主导的政府的反华政策影响,华人企业被调查,许多华人被关进了印度北部的监狱。迫于形势,华人纷纷离开印度,留下来的人被认为通敌,受到迫害。1976年中印恢复互派大使后情况才有缓解。到1998年才解禁华人加入印度国籍。据悉,目前印度华人的数量很少,据说约有2万人。


1963年,梁国荣的妻子何爱玲和两个儿女,以及梁国荣的弟弟梁国强为死去的梁国荣志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11-11-23 17:52 编辑

入营不久后,大家开始寻找由各区域拘捕来的亲人朋友。年青的一辈,则找寻年纪相仿,结识新旧朋友。例如亚三省北部的背市的谢其瑞、谢其祥兄弟,马金市的廖进生,西孟省噶伦堡市谢明通,大吉岭的张国才、梁景韬、丘锡昌、郑云祥、杨振声(当日笔者本人一家与杨振声父母杨伯权君一家同处在一大厅中,而今杨报声君在印度马得拉斯市干灯街经营鞋业。专门定做鞋,在当地颇有名堂。一九九三年笔者去冰加罗市,回程路过马城,专程拜访杨君。三十多年重逢,悲喜交集,彼此脸上崴月不留情的烙印。昔日他是高个瘦子,而今大腹便便。二人由于患难友情支撑着,使我在生命中重遇故人)、隔山的刘国威、加城的廖训尧君一家也进入集中营。其公子廖漠贤、基贤等兄弟。漠贤年长,是我的知心朋友之一。马金市廖进生君是木匠工程承保商,其人手艺好,在集中营发挥了他过人的创造力。制造一些日常用品如大铁汤匙,乐器吉他等。所用材料营内就地取材,其难度可想而知。有位亚三省来的谭君,大家叫他dev anand,因他梳个高波浪​​式头发形。离开集中营后,各难友各散西东。最后大部份移民,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市。

大吉岭来的丘云阜君的公子丘钖昌君,则定居温哥华市,他家人有一半居住在多伦多市。 2003年丘锡昌君由温哥华市来多伦多市省亲,顺便和好几位昔日集营朋友们见面。建议大家应组织一个聚​​会,让昔日营友见面叙旧,畅谈大家分离三十多年生活遭遇。回忆在集中营生活的一幕,及离营后各奔前程,其中有重建家园春风得意或秋雨失落,实为人生一大快事。笔者早就多次有此念头,西浪市陈维生君生前也曾多次谈及此事。在他逝世大约四年后,笔者与谢其瑞、郑云祥等邀请所能找到集中营的难友们,前来参加。第一届聚会在士佳堡天星自助餐厅举行。

热情的营友们从东西南北前来,远在温哥华的丘钖昌夫妇,美国北卡州的郑云满君,纽约市原居西浪城侯全庆君的公子侯梅龄君等,不辞劳苦亦来参加。大家见面仿如隔世,喜不自胜。间中有四十多年未谋面,难胞们大家共聚一堂,感慨万千,天地虽大,也难阻隔有缘热情的人们。间中有伴随亲人家小一起来出席难友,更使这一次聚会,气氛一片融洽。大家相约每年聚会一次,今已举行了三届。此是泛美加难胞们的点滴缩影。

走笔至此,重新续写集营内的生活。每天从黎明前,天仍漆黑,大约五点左右,有好几位年青人练习少林武功。包括黄英生、刘国威等。而今刘国威君尚在印度塔霸经营皮业,他恒心学习。师傅是少林传人,抗日战士,身上弹痕十余处。刘君信服练武对人好处多,专心苦练。而英生练了二星期放弃,至今思之追悔莫及。因迟睡而且每周二至三次要为大家做早餐,也在一大早起来照着工作表工作。大锅煎簿麦饼可口咸和香,比一般小锅煎出来饼大有分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3: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女 发表于 2011-11-23 11:07
好像是原创首发?你应该给写个序,说一下背景和缘由,我想老先生应该更希望如此。

越读越顺畅,文笔开始滋 ...

本文作者为广东梅县客家人,其先祖大约是满清末年移民至印度定居。作者本人及其父亲一代都是在印度出生的华裔移民后代。经过将近百年的离乡背井,作者居然还能够写出这样的中文回忆录,实在是让我非常惊讶。

为求语句通顺,编者对原文做过修改。

原稿由作者手写而成,经友人用电脑打字印出,为正体字版本。由于无法取得原文,我用扫描器将印出的文件制成PDF档,再用汉王PDF OCR软件将其转成电子档,经过编辑之后,就是各位现在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14: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 发表于 2011-11-23 12:47
本文作者为广东梅县客家人,其先祖大约是满清末年移民至印度定居。作者本人及其父亲一代都是在印度出生的 ...

Thank you very much to share this history with u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加国新天地论坛

GMT-4, 2024-10-31 21:02 , Processed in 0.0445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