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8|回复: 5

信卡与信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1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有一种鼓励类的语言,我们常说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领导干部们更常说的是“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可没过几天刘少奇就死在了京外,死后还改了名字。堂堂的国家主席死后要匿名,这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大亮点。当然更早的还有几千年前就流传着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都讲的是多学必有益处。
学习有多种方式,我较注重的是看书,因为书是集大成者,个人的局限只有通过书才能有所突破。集邮者看得最多的书就是各种目录。看目录、对照邮品,然后才能积累经验。所以目录可说是集邮者的圣经。但读书不能唯书至上,书也是人写的,也会有各种局限性。
我整理加拿大发行的信卡这个品种时曾查过中国发行信卡的资料,所依据的书就是杜庆来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九二年第一版的《中国邮票全集    邮资片封简卷》。我认为这本目录还是权威的,最起码对那些不能百分百确定的东西那里面不记载,而该目录在前言中也说是“集中国邮资片封简之大成”。查看时是按目录题目的方式找寻,这种查书的方式快捷,从前到后未见有信卡字样。我推想在一九九二年以前中国的各邮政系统未发行过“信卡”这个邮资品种。由此我写下了“中国的各时期邮政系统以前从未有过发行信卡的记载,不料从二零零零年起却成批量地发行起信卡来”这个结论性的句子。写这篇文章是一年以前的事了。
前些日子一个拍卖公司按期给我寄来目录,在Localpost office(地区邮政)一栏中有一项拍品为Shanghai(上海)邮资用品,该项拍品有四枚邮品,图片上只显示了一枚上海工部局徽明信片,这一看就是中国商埠类邮品,我就按底价投了标。虽然我不集中国邮品,但这种百来年的东西不管如何当个样子看也不错,拿到拿不到都没关系。
昨天查看邮来的东西时发现其中有一枚为上海工部片5、二枚上海工部封2(银1分和银5分),可第四枚却是一枚信卡,这与我过去的记忆不吻合。难不成是假的?可那信卡无论从哪方面看也不象假的,这是怎么回事,再仔细一页页地查那个目录才发现这枚信卡被编号为上海封1,是作为邮资封而归类的。信封是种什么产品?而信卡又是种什么产品?最根本的基础知识为信封没有真实的齿孔而信卡又必须有齿孔,信封里面可以装信纸, 而信卡里面却不能装任何东西, 这点应该能分清吧,那《中国邮票全集》又是以什么为标准而把这枚工部信卡和其加盖品分类到信封中的呢?大专家们在“集大成”的目录中如此分类,百思而不得其解。
回归到这个贴子的本意,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整个生命的流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5: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LETTER CARD,不知该咋用呢?也是口袋状的吗?

点评

不是口袋状, 而是一张纸, 从中间折叠, 里面写信, 正面写地址, 四周有齿孔, 开信时按纸孔撕开即可. 这种信件形式现在还在使用, 比如交通部邮寄的车检资料, 大学、政府机关和公司给学生、雇员等邮寄的T4表,还有今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5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0: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女 发表于 2011-11-3 14:45
第一次见LETTER CARD,不知该咋用呢?也是口袋状的吗?

不是口袋状, 而是一张纸, 从中间折叠, 里面写信, 正面写地址, 四周有齿孔, 开信时按纸孔撕开即可.
这种信件形式现在还在使用, 比如交通部邮寄的车检资料, 大学、政府机关和公司给学生、雇员等邮寄的T4表,还有今年给各家邮寄的人口调查表等都是信卡,不过与以前的信卡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可万变不离其宗。
谢谢看贴。

点评

那是不是要先写好信,再封,再打齿孔。需要专门的机器,还是事先设计好样式的?公司里常常收到这样的邮件,多半是广告类,但我不敢确认那就是信卡。谢谢先生解答。 我喜欢你写的文,语言简朴,分析的问题却具体深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5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11: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衍波襄平 发表于 2011-11-5 09:42
不是口袋状, 而是一张纸, 从中间折叠, 里面写信, 正面写地址, 四周有齿孔, 开信时按纸孔撕开即可.
这种 ...

那是不是要先写好信,再封,再打齿孔。需要专门的机器,还是事先设计好样式的?公司里常常收到这样的邮件,多半是广告类,但我不敢确认那就是信卡。谢谢先生解答。

我喜欢你写的文,语言简朴,分析的问题却具体深刻,给我很多值得学习思考的价值。

点评

信卡的形式包括齿孔都是在印制厂都已经制好的了, 使用时只是在里面写信息, 但信息不能写到齿孔以外的空间,因为齿孔以外的地方都有预先涂好的胶, 象信封一样, 写完后将其粘贴好, 即可象信封一样投寄了. 收信人按齿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5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女 发表于 2011-11-5 10:02
那是不是要先写好信,再封,再打齿孔。需要专门的机器,还是事先设计好样式的?公司里常常收到这样的邮件 ...

信卡的形式包括齿孔都是在印制厂都已经制好的了, 使用时只是在里面写信息, 但信息不能写到齿孔以外的空间,因为齿孔以外的地方都有预先涂好的胶, 象信封一样, 写完后将其粘贴好, 即可象信封一样投寄了. 收信人按齿孔把信卡的边撕掉就可以读里面的内容.
谢谢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加国新天地论坛

GMT-4, 2024-5-18 20:09 , Processed in 1.0841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