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2-1-5 15:42 编辑
作者: 张烈生
IBM 创始人老沃森说:“企业是可以自我牺牲的,而成功则是通过不断的‘壮士断腕’实现的。”刚刚卸任的总裁彭明盛则表示,IBM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拘泥于产品,而是要坚持企业价值。100年里,IBM连续8次CEO更替实现平稳过渡,并首次传位女掌门。IBM见证了IT行业在100年间的从无到有和几度转变。
本书作者供职IBM22年,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到一名大中华区副总裁,亲历了IBM中国的诞生,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郭士纳对IBM的转型手术和将PC卖给联想的痛苦挣扎,同时,他也是IBM向服务转型的落实者,曾带领他的IBM团队,一起推动了中国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工程和IT服务行业转型。他深谙企业蓝色文化,通过对IBM100年的历史回顾,首度剖析了IBM在文化、策略、执行三方面的十大核心能力,用IBM领跑世界100年的成功解密企业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 任何一个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能从IBM的管理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百年智慧。
前言
当我的朋友知道我要写一部关于IBM的书时,他们大部分都投以惊奇的目光。然后他们会带着善意,不约而同地问这些问题:“IBM很多人写过了,你还想写什么?”“你都离开了,为什么还要写IBM?”“你凭什么资历写IBM?”重复程度几乎百分之百。最有趣的问题是:“你的书跟那本×××一样吗?”那位朋友所提到的是一本颇为流行的以IT行业为背景的职场小说。我跟朋友说,我不会写小说。如果人家期望这是一本以IBM为背景多姿多彩的IT小说的话,他们读完这一段就可以把书放下了。
的确,这不是一本情节起伏跌宕的小说,也没有太多文学价值。我很难把这本书归类,只知道它不是一本纯正的历史书,因为它没有足够严谨而准确的历史考证,却更像一本我和我的在IBM工作的朋友们的集体记忆。它也不是一本纯正的管理书,因为它没有管理大师的理论,却像一本我从IBM看到的大师级管理的总结。它更不是一本自传,因为这没什么价值,但读者特别是那些关注IBM的企业家和IT同业,可以通过我的经历,去了解它在中国30多年发展的起伏。
不管它属于什么类型,这是一部我对IBM百年和IBM在中国30余年历史的回顾,还有对IBM能够成为百年老店核心能力的分享。它是一部我在IBM的8 000个日子里看到的关于IBM的传奇故事。
本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IBM整个100年历史的回顾。这方面的题材,已经有很多重量级的作者包括IBM的几任CEO都书写过,不同的是很少有一本书从头到尾把IBM的100年共冶一炉。我希望通过这一部分,为读者呈现一个起码从时间上完整的IBM;也通过我对IBM的理解,分享这100年中 IBM如何在带领行业发展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核心能力。改革开放30多年,造就了一批极为成功的中国企业。当这些正步入壮年的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做到企业长青的时候,也许IBM100年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的第二部分,我得益于互联网上大量IBM中国的历史事件信息,和30多位IBM人的分享,再加上我个人22年亲历的经验去亲述IBM中国的经历。通过这些故事,我为IBM全球百年发展提供一个近距离的落地实例,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IBM转型过程。
和任何尝试拓展海外的中国企业一样,IBM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及其他因素也曾经差点埋葬了IBM中国。但最终IBM 的基因和管理能力克服了企业自大的心理和文化的差异,适当的策略和执行赢得了市场的认同。IBM中国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一个外国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良好范例。正当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取得国内的成功后迈向全球化的路途上,也许IBM中国的经历,可以为他们在扬帆出海的旅程上带来一些借鉴。
当然,每一家企业走的路不会一样,在一个成熟国家和一个新兴市场发展也需要截然不同的策略。但无论如何,认识国与国的差异而且接受它们是必然的共通之处;而坚持哪些基本信念和在什么策略上变通则是考验中国企业家智慧的根本。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对IBM100年累积下来的核心能力作一个总结。这里没有管理学的模型和根据,我的观察分析都是在IBM这所“管理大学”8 000天里学到的和经历的,中间没有一点“原创”的东西。近十多年,IBM的执行能力严谨如一台超级机器,几乎是滴水不漏。但放眼过去更长的时间,IBM 在不同阶段所作的策略决定,也大多能引领行业。而纵观100年,让IBM的策略和执行能力能够代代相传的则是来自于老沃森赋予IBM的基因能力。我试图从基因、策略和执行能力三方面总结IBM如何能够在百年中驾驭环境和技术的改变,在成长时乘胜追击,在危难中重整旗鼓,并在新的世纪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当前几乎全球所有的企业都在热烈讨论“可持续的发展”,谈论的大多是对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但其实“可持续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根本的问题是它们自身是否具备活到100岁的能力,而不是它们每年的碳排放量或者是做了多少公益的事情。我想企业如果对自身如何能“延年益寿”的核心能力不了解也没有花上大力气的话,那一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和做法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一直以来,很多中国IT行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对IBM十分有兴趣,特别是它的管理之道。虽然有很多著作和教科书案例已对IBM有深入分析,但很少有从一个员工(除了IBM的CEO老、小沃森和郭士纳)视角去看IBM的能力和在中国的发展。2010年夏天,一位媒体的朋友鼓励我把我所认识的IBM写下来,我曾考虑过要写什么和怎样写,在掂量了可能性后,我放弃了。
我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几位早期IBM中国和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辉煌和90年代变革的IBM人。他们有些还在IBM,有些已经退休或在领导其他企业,无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谢IBM对他们的培养。无论他们是什么原因离开的,他们都会在别人批评IBM的时候挺身而出。无论他们曾经埋怨IBM如何官僚,如何不灵活,他们同时也在新的公司中借鉴IBM的方法。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变得有意义,因为它已变成一个有意思的集体记忆。我想,70年后,当IBM中国也成为百年老店时,人们应该有兴趣知道100年前IBM中国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而那些曾经帮助过IBM中国的人,也不应该被遗忘。
另一个巧合发生在去年年底,我刚好离开一份工作。于是,我决定把这部书的撰写作为我今年的全职工作。
对于一个花了半辈子在外企工作写英文电邮的人来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写一本中文书是如此的困难,时有提笔忘字,慨叹写作比管理业务挑战更大。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一些好朋友的帮助。王小燕小姐是我在IBM全球服务部时负责媒体的同事,她把我的片段故事和观点整理得更合理,又对我拙劣的文字加以润饰,使读者不至于边看边骂。而且由于她曾在IBM中国工作,对很多IBM的历史和我的观点都有所了解,大大减轻了沟通的负担。还有金银岛科技的刘保华先生和中国计算机报社的陈翔和许继楠女士,他们作为我的好朋友,也在百忙之中提出宝贵意见。
在这里我要感谢的是历代的IBM人不吝的分享,让我有机会书写IBM这一位“管理大师”的故事,特别是顾森坡先生、奥田先生、方展骥先生、余伟强先生、史济良先生、柯维柏先生、朱道凯女士、蔡豪仁先生、冯兴源先生、施智仁先生、任培善先生、卢矿先生、杨晓明先生、戴洁贞女士、吴岸先生、宋家瑜先生、徐辉先生和郭希文女士等(以服务IBM中国先后为序)。他们虽然已退休或已离开,但都愿意把他们在IBM中国的经历奉献出来。还有更多仍在IBM中国工作的朋友,也是慷慨地交流,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在这里我把他们的名字稍作保留,希望他们不会介意。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部前总经理单怀光先生,对书中关于工商银行故事的指正。总之,这本书关于IBM中国的部分是属于所有曾经付出努力和智慧的人,希望我不至于词不达意。
最后,我谨以这本书献给IBM,祝贺它成功跨越100年的里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