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2|回复: 0

要了加拿大国籍 撒腿就跑不要加式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9 14: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7-19 来源: 北辰时报

加拿大向来以身为“最宜居的移民国家”而自豪,但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移民却在取得加国公民身份之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加拿大式生活”而移居海外。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约280万加国公民长期居住海外,占人口总数8.8%,比率仅次于英国的9%,全球排名第二,远高于澳洲 4.3%、法国3.3%、中国2.6%及美国的1.7%!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加拿大公民选择在海外工作生活?加拿大对于这些海外公民的态度怎样?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海外公民”现象,加拿大政府有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来应对?
280万加拿大公民长住海外,被视为“不忠的加拿大人”

日前,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目前在海外有约280万的侨民,政府应该好好加以善用。报告指出,在1996年至2006年间,移民取得加国公民资格后移居海外的比率,是土生加拿大人的3倍,而海外加国人占本国总人口近9%,比例约为美国的5倍。而这些加国海外公民最多是移居美国,其次为香港、英国、黎巴嫩、澳洲及中国。当中以居住美国的最多,高达106万人,其次为香港,达30万人。通过对加拿大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加拿大不仅是一个移民输入的国家,也是一个移民输出大国。从比例上来说,甚至远远超过了像美国、英国,甚至于印度、中国这些传统的在海外侨民比较明显的国家。

报告同时指出,近年移民人数大增也加剧公民移居海外现象,特别是亚洲地区,这些移民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取得公民身份后返回原居地或其他国家。而在取得公民身份后回流到原居住地的移民以台湾最严重,回流比率高达30.37%,其次为香港的23.98%,第三是伊朗15.14%,日本12.5%,中国2.74%。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海外公民”?根据加拿大官方标准,外来移民凡在登陆加国境后前五年内从未上交纳税申报单,或虽在前五年内上交,但以后四年或四年以上从未上交的,即被认为是“海外公民”(长期离境)。加拿大一直以来都将这些移居海外的公民们视为“失败者”或“不忠的加拿大人”,2006 年黎巴嫩(Lebanon)动乱时的撤侨事件,让加拿大政府支付大笔费用,更加深一般民众对海外公民的负面印象,认为他们长居海外不缴税,发生事故却要全体本土纳税人负担撤侨费用,返国或年老退休后又可享受免费的健康保险,相当不公平。

卑诗西门菲沙大学(SFU)经济学教授德沃雷兹(Don. J. DeVoretz )表示,每年离开加国的移民逾8万人,回流移民中以25至34岁的青年最多,且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大多是长期享用加国资源的人,也是由加国培育的人才,但最后却为他国所用,这对加国是重大损失。

一直以来,加拿大将移居海外的公民视为失败的移民或不忠的加拿大人。而亚太基金会主席胡元豹则强调一定要超脱这种心态,否则在其他国家致力于连结海外公民的同时,加拿大将被远远抛在后方。

为什么华人“拿了国籍,撒腿就跑”?
大洋彼岸的华人正排着长队引颈翘盼等候移民来加,而不少拿到加国身份的华人移民却正打点行装踏上“回流”之途。这种潮起潮落的现象正在引起各方关注,到底什么原因造成加拿大“海外公民”现象愈演愈烈?亚太基金会主席胡元豹认为,加拿大现行政策助长“海外公民”对国家的疏离感,例如离境超过五年丧失选举权,海外出生的公民权只能世袭一代等。就像资产负债表的两端,海外公民究竟是政府的资产或负债,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而在记者对多伦多一些中国移民“回流”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中国移民之所以选择拿到加拿大国籍后回国生活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加国工作机会不多,适合华裔移民的专业工作难找。加拿大对所有外族裔移民要求“本地工作经验(local working experience)”,仅仅这个条件就难倒了绝大多数人。技术移民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有着丰富的“国内工作经验”而不是“北美工作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在每一百个中国移民中,从登陆起到坐满“移民监”的三年里,找到专业工作的比例也不过70%。很大一部分中国移民从事的还是与自己在国内专业技术毫无关系的Labor工。对于他们来说,职业上自豪感的缺失无疑是最让人心生去意的一个原因。一项有关中国移民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移民回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工作安全感和升职机会,其中15%的人是在移民加国后一年内回流的,而且65%的人说不后悔回流,45%的人说回流后工作更称心。

2.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无法消弭。语言能力的缺乏必然给移民们融入加拿大本地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让他们被迫成为聋子、哑巴。即使在国内就是英语专业的中国移民,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毕竟是吃中国饭长大的,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内涵还是不能精通,所以即便是可以和洋人一起工作,也难以进入他们的主流社会。鉴于这些原因,作为技术移民来加拿大的很多人,尤其是男人都希望在拿到加拿大公民后回国发展。同时,对于来自中国的移民们来讲,加拿大纯西式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传统习俗等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并不一定美好。于是很大一部分华人移民即使在加拿大生活多年,还是坚持着中国人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从心底里向往着回归“中国式精神家园”。

3.加式生活太“闷”。一周工作5天40个小时或更少;周末开车辗转各个超市之间买菜;6-9月抓紧一切时间到公园和海滩上去晒太阳;每天跑跑步;上上国内网站,看看中文电视;天气好约了朋友去BBQ,逢年过节一家人开车出去玩一玩……相比起国内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生活娱乐方式,每个中国人谈起这里的生活都会用一个“闷”字来形容。有很多中国移民之所以硬着头皮在加拿大熬着,就是为了坐满“移民监”拿到“加拿大公民”的身份而已。一旦拿到那本蓝色护照,当然赶紧打包到“海外”——中国去生活。

4. 加拿大总体收入不高。相比于强大的邻居美国,加拿大的很多职业年收入都偏低。比如注册护士、教师、科研工作者等等。经济利益是导致加拿大人选择海外发展的最现实的因素。同时,有一批研究海外移民现象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更是海外华裔回流的原动力。他们认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吸引回流人士。地方政府如同公司一般积极招募海外回归人才。调查同时发现,在回流华裔中,有48%的人是在加国获得最高学历的,这些人以教师、教授、专业人士、商业和财经人士为主。

“海外公民是国家宝藏”——学者建议政府善用海外侨民资源
负责海外公民研究的西门菲沙大学(SFU)经济系教授狄瓦雷兹(DonDeVoretz)认为,加国政府并未致力于强化与海外公民的联系,因此错失不少潜在利益。当别的国家积极发展与海外公民关系时,加国政府还在原地踏步。

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亚太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目前在海外有280万的侨民,政府应该好好加以善用。而负责撰写报告的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张康清更加提出,加拿大政府应该仿效中国,成立侨务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以善用散布全球的人力资产,为本国经济贸易作出贡献。

张康清建议政府向其他国家海外侨民政策取经,比如爱尔兰有一个海外爱尔兰基金,经常联系一些海外爱尔兰的科学家,鼓励他们出成果,让这些成果能够更多地为爱尔兰的经济服务。又如新西兰海外机构维系着新西兰侨民之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在出口以及文化发展方面更多地推动新西兰经济的发展。

加拿大涉侨政策的重点之一应是怎么既要平衡保护海外公民的权力和安全问题,又要很好发挥海外侨民资源的优势。另一个重点则是怎样利用好海外的资源。加拿大在海外占人口总数近9%的280万侨民堪称“国家宝藏”。亚太基金会建议政府成立一个“侨务办公室”来管理、保护这些“海外公民”们的利益,促进他们和本国的联系,它的工作重点应该更多地放在首先是认识宝藏,然后是使用合适的机械来进行对这个“宝藏”的开发利用。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加拿大的侨务政策应该有加拿大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还应该鼓励加拿大公民“走出去”!因为从各种调查研究来看,海外加侨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人士,包括海外的加拿大公司的主管,或者是主要的技术骨干,或者是加拿大在海外英语学校的英语教师等等……要他们回来参加国内建设,其实反而是一种误导。因为他们在海外的这些岗位,本身就是全球劳动力资源根据经济新格局来组成的,如果把他们都招回来,其实并不是有利于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应该更多地鼓励年轻的加拿大人一方面更多地去闯世界,另一方面是参与全球的竞争,争取在海外重点的岗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参与和联系,把加拿大的经济结合到全球的经济体系当中去,这样才是更好地为加拿大作贡献的做法。

小链接:“海外公民”必须了解的政策:公民权只能传一代
加拿大公民法C-37修正案于2009年4月17日正式实施。根据新法,在海外出生直接取得加拿大国籍者,视为公民权已传一代,未来该公民在海外的子女(第二代)将无法自动取得国籍,而需经亲属团聚方式申请移民,而年龄在18岁以下者,移民审核通过后即可申请成为公民。

同样规范也适用于加拿大公民领养海外出生的子女,一旦领养的子女直接取得国籍,即视为公民权已传一代,未来该名领养子女在海外出生的子女,亦无法直接成为加国公民。

另一例外是公民海外出生的第二代子女有沦为无国籍(Stateless)之虞者,仍可申请直接成为加国公民,但其父母必须出生于海外,且成为加国公民前一直是无国籍人士,并在为孩子申请公民前4年至少在加拿大居住3年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加国新天地论坛

GMT-4, 2024-11-24 00:13 , Processed in 0.0334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