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寂寞在唱什么歌 于 2011-9-2 13:23 编辑
其实,敏感词这玩艺儿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几千年来,历代帝王几乎都有各自不同敏感词,别人不能随便使用,必须避讳,否则有性命之虞。例如,《金瓶梅》写 于明朝, 清朝人张竹坡在评点时,便不得不对文本做了很多改动,比如,把 “胡僧”改成“梵僧”,把“虏患”改成“边患”,把“夷狄”改成“边境”,把“ 匈奴”改为“阴山”,把“金虏”改为“金国”,等等。因为入主中原的满清 皇帝非常忌讳 “夷狄”、“胡虏”这些词语,触犯了敏感词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还可能株连三族。 清朝诗人徐骏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就被指为以清风讽刺满清人野蛮、没有 文化,于是被砍头。用敏感词加强统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部分。
|